明码标价新规施行近一个月,“雪糕刺客”还刺得动吗?
【2022-07-28】
随手从超市、便利店冰柜里拿起的一支小雪糕,却会在结账时狠狠“刺伤”你的钱包!“买雪糕是为了消暑,但当我知道雪糕价格的时候,我的心已经凉透了”
不少博主也开始化身“民间雪糕锦衣卫”,分享“雪糕刺客避雷指南”、“5元以下雪糕天使”、“人均2元雪糕菩萨”等等价格盘点,以维护大家的雪糕自由。(社交平台上,有关“雪糕刺客”、“雪糕天使”的笔记)“雪糕刺客”引发火热讨论,背后暴露出的却是经营者标价不规范、价格欺诈等问题。
2022年6月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第56号令发布《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明确了“经营者在标价时应当真实准确、货签对位、标识醒目”等明码标价规则,并提及“不标示或者显著弱化标示对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不利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政务信息公开页面)
此项新规之下,多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纷纷发布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并针对“雪糕刺客”的乱象展开专项整治。·7月8日,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称,将在广州全市将开展“雪糕明码标价”专项执法行动,着力整治雪糕销售市场不明码标价、标价混乱、价格欺诈等问题。(广州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7月12日,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沈阳雪糕经营者及相关单位发出《关于全市雪糕经营单位规范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函》(辽沈晚报)·7月13日,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辖区内36家便利店突查“雪糕刺客”,针对明码标价、货签对位等价格行为开展执法检查。(新华网)·7月14日,济南市市场监管部门在全市开展雪糕价格监管行动,重点督促雪糕经营场所落实明码标价,着力整治雪糕销售市场不明码标价、虚构原价等违法行为。(济南时报)·7月15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做好明码标价的提醒告诫书》(新京报)·7月20日,许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雪糕销售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书》(许昌网)以上足可看出,面对“雪糕刺客”,各地相关市场监管部门主动出击,及时出台专门监管措施,严令商品必须明码标价。针对经提醒告诫仍涉及价格违法行为的经营者,则进一步进行依法从严查处。同时也向消费者呼吁,如发现相关商户未落实明码标价,可拨打12345进行投诉举报,市场监管部门将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如今,《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新规实施已将近一个月,雪糕市场状况又是否发生了变化?·在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新闻360》栏目7月25日的报道中,记者走访了部分售卖雪糕的南京便利店、超市,多数门店价格标注清晰,还新增了二维码查询价格等便捷设置。但同时也有部分小超市、批发店存在价格标签不全、标注不规范等问题。·据重庆日报7月26日报道,重庆的雪糕市场已做好价格明示,每款雪糕均明码标价。近一个月来,超市、便利店以及电商平台中,6-20元的高价雪糕产品虽仍占绝大多数,但品类不多的5元以下雪糕却销量持续走高,甚至占据销售榜首。
随着雪糕销售市场的巡查和监管力度持续加大,“雪糕刺客”恐怕难以遁形。但遏制住“雪糕刺客”不等于万事大吉,还须防“明码刺客”。一些“雪糕刺客”可能把明码标价为挡箭牌,摇身一变成“明码刺客”。近年来,千元一杯的饮品、千元一盒的榨菜、万元一盒的月饼、万元一个的茶叶蛋、万元一瓶食醋、数十万元一斤茶叶等,曾现身市场,如此明码标价,实乃“明码刺客”,与“明码宰客”无异。所幸在舆论压力以及监管部门干预下,这些“明码宰客”的天价商品都被迫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