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

《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官方微信公众号

·首页——杂志类目返回
2023年第9期杂志要目 【2023-09-26】

《反垄断法》实施十五周年暨新修改《反垄断法》实施一周年座谈会在新疆召开

北京、上海、江苏、安徽、河南、青海等省市价格监竞争与反垄断工作动态

北京市多措并举助力房地产市场秩序健康发展;上海市首份并购审查年度报告出炉;江苏省发布关于严格执行教育收费政策的提醒函;安徽省集中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河南省多措并举开展反垄断法普法宣传活动;青海省强化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能力培训。

反垄断监管执法为民亮剑 系统发力抓共治为企护航

“民生领域反垄断专项执法行动”以来,四川紧紧围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强化统筹协调,加强组织指导,综合运用反垄断监管执法工具,做到专项行动全面落实落地。各市(州)县(区)狠抓落实,积极拓宽思路,以专项执法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加大反垄断工作覆盖面,加强案件线索排查梳理和问题处置,强化宣传培训,不断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积极推行包容审慎监管 助力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发展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依法行政,转变执法理念,在商业银行、转供电等涉企收费重点领域积极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创新监管方式,杜绝生硬执法,提升执法温度,持续为企业纾困减负,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赋予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调查权的正当性考量

行政公益诉讼是有力维护国家与社会公共利益的一项重要制度。为使行政公益诉讼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就必须赋予检察机关“调查权”。这不仅是有效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现实需要,而且具有相当坚实的制度基础,更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

论消费公益诉讼之个人起诉主体资格

201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消费者协会提为公益诉讼适格主体,但该制度的设置并未有效解决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数量稀少以及关注度低的状态。现代型交易活动本身附有的高度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剧了消费者的劣势地位,增加消费者作为消费公益诉讼原告主体,可以有效扭转消费公益诉讼劣势,积极回应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的现实痛点。

公众人物逃税案视角下刑事免责条款的反思

本文通过对我国逃税罪的立法沿革梳理,思考逃税罪新增初犯免除刑事责任条款之价值;以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公众人物逃税案为着眼点,对其逃税数额、手段及法律适用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引申出我国逃税罪初犯免除刑事责任制度与其在法律、社会两个层面的冲突问题。

减税降费对制造业的影响

本文以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运用格力近年的相关财务数据,分析制造业在减税降费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发展和税收负担情况,找出减税降费在制造业中的效应体现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求更好地运用税收政策服务制造业发展。

证券律师违规审查基准建构

本文试论述建构证券律师违规审查基准的必要性,进而以勤勉尽责行为中的特别注意义务与一般注意义务为核心分析类型化审查基准的可行性,并以此为基础建构合理、客观公正、分情况适用于个案中的证券律师违规审查基准制度,以期减少滥用行政规制的行为,使行政机关有理有据地行使自由裁量权,实现实质公正的处罚。

公平竞争审查中的审查主体问题研究

目前,我国采取的是自我审查模式。政策制定机构在各自领域虽具有专业和资料优势,但需要审查的政策多、工作量巨大而竞争执法资源有限,因此自我审查模式需要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实践中自我审查在审查主体专业能力、内在主动性、约束机制、公平竞争意识等方面尚存不足。我国未来可以建立健全重大政策会审制度,建立审查专家库,加强外部监督,完善第三方评估机制,以及增设向反垄断执法机构备案机制。

基于经济法视域的直播带货虚假宣传法律规制研究

在直播带货发展中,也出现了虚假宣传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直播带货业态的健康发展。目前,因我国对虚假宣传行为如何规制的法律规定尚不健全,无法实现对直播带货中虚假宣传问题的全面规制。本文基于经济法视域实现对直播带货虚假宣传法律规制问题的探讨,提升对直播带货虚假宣传法律规范问题的综合认识,促进直播带货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原料药领域利润挤压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

我国当前的做法是,将利润挤压行为作为不公平高价的违法后果加以考虑,适用不公平高价的违法性标准。这种做法聚焦于上游市场垄断力的行使,对下游市场的竞争状况缺乏关注,不仅增加了假阳性错误与假阴性错误的概率,还使得原料药企业更有动力从事利润挤压行为。对此,应对当前的规制路径加以改进,在拒绝交易的违法性框架下规制利润挤压行为。

反垄断法中宽恕制度的实践与优化探析

我国现阶段宽恕制度在立法层面仍较为笼统,在实践中也存在激励性较差、覆盖面较小、难以主动适用等问题,适用问题一直引起学界关注与讨论。因此,为帮助我国反垄断法宽恕制度更好发挥其激励作用,服务于我国反垄断实施,需要结合我国反垄断立法与近年执法实践进行研究,对比宽恕制度的域外适用,以寻求更好地解决路径。

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法律规制研究

在大数据、高科技的时代背景下,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互联网企业进行法律规制,是引导互联网企业更加规范健康发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弘扬依法治国精神,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法律规制进行研究,以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程度的理论支持。

药品跳转反垄断司法审查标准的批判

药品跳转是美国制药行业最热议的话题之一,它不仅与广大的消费者利益相关,而且涉及到了药品创新、市场竞争和反垄断法之间的关系。

论企业加快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本文以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原因、建设目标、原则以及优势为探讨的重点,对企业加快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提出建议,利于企业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管理模式,提高税务管理的规范性,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公立医院政府采购规范化管理研究

本文聚焦我国公立医院政府采购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重点问题,尝试从完善制度、规范行为、强化监管、统筹发展四个方面入手,对政府采购规范化管理路径提出建议。进一步完善制度措施,构建监管体系,形成政府采购规范化管理长效机制,补短板、强弱项,不断促进政府采购管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发展。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管控措施分析

本文以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全过程管控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需遵守的原则与重要性,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经验,提出相应的成本管控措施,以期提高施工企业的成本管控水平,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

企业财务费用监管的积极作用和发展前景分析

本文通过阐述企业财务费用监管的积极作用,提出做好企业财务费用监管的有效措施,以提高财务部门核心地位、落实严格的财务费用监管制度、构建完善的采购管理系统、强化对采购成本的分析、构建严格采购标准,意在切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效避免企业经营风险。

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本文以筹资、投资、经营活动风险及市场和外部风险等视角为出发点,通过分析罗克佳华科技有限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与具体表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衔接问题

本文结合立法和司法实践,厘清两诉之间的关系。首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作为一项救济制度,在厘清其法理的基础上,然后比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之间的关联性和差异性,得出两诉制度之间的诉权冲突原由,最后总结两诉之间衔接顺畅的建议。

业财融合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能力的提升探析

本文就业财融合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能力的提升进行研究,首先通过阐述业财融合及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相关概念,然后指出“业财融合”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能力提升的现实意义,之后讨论现阶段“业财融合”大趋势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困境,最后对“业财融合”大趋势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能力提升的优化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业财融合理念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能力提升的作用。

新会计准则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分析

本文针对房地产行业中有关新会计准则的应用进行分析,明确对房地产采用新会计准则的原因,提出了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规避方法,确保房地产企业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