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

《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官方微信公众号

·首页——杂志类目返回
2023年第4期杂志要目 【2023-04-27】

2023年第4期要目

第八届“薛暮桥价格研究奖”颁奖表彰大会在京召开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四部反垄断法配套规章

强化反不正当竞争监管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近年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创新思路举措,推动监管执法由课题攻关向实践应用转变、由点上突破向面上布局转变、由单一执法向系统治理转变,在推进高效能监管、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彰显市场监管职能,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创新监管与服务模式 推动规直打传质效齐升

近年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紧扣经济社会发展主线,坚持强监管、优执法、严规范、促共治,推动规直打传各项工作提质增效,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助推了上海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完善机制 放大优势 推进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执法再上新台阶

2022 年以来,浙江市场监管系统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强化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执法,加大商业秘密保护力度,全年共立案查处不正当竞争违法案件 1925 件,罚没款 1.2 亿元,开展反不正当竞争宣讲培训、合规指导 919 次。5年来共查处 7918 件,罚没款 4.35亿元,建成商业秘密保护基地 2368 家。

围绕中心 担当作为 全力做好新时代龙江价格监管工作

2022 年,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全面加强和创新价格监管工作,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平稳有序的市场价格环境,在大战大考中彰显了部门担当。

◆青海、湖南、江苏、江西、山西、四川、浙江、贵州、南京等省市价监竞争与反垄断工作动态

青海省聚焦八大领域持续推进“净域·2023”系列行动;湖南省召开全省市场监管系统价监竞争工作会议;江苏省发布关于殡葬服务价格政策的提醒函;江西省启动 2023 年涉企收费专项检查;山西省开展旅游市场价格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四川部署开展民生等领域反垄断执法行动;浙江省部署开展公平竞争领域“双行动”;贵州省部署开展规范明码标价 防止价格欺诈专项整治行动;南京都市圈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一体化合作交流会召开。

◆粮食购销领域价格违法行为违法所得认定及定性处罚探析

本文结合近期查处的几起涉粮价格案件,从粮食购销环节价格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政策法律适用、违法所得计算等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于校外培训机构收费监管的思考

苏州市姑苏区作为核心城区,教育生源集中,各种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计有 18 家之多,多收费、乱收费成普遍现象。笔者经对姑苏区校外培训机构收费现状调查、分析,提出规范校外培训收费管理建议。

◆对当前基层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思考

通过几年的实践运行,笔者结合江西省抚州市当前实际情况,就如何做好新时代价格监管工作谈几点思考意见。

◆论数据共享的必要性潜在风险和制度完善

在数据驱动型市场中,平台企业拒绝开放数据将对市场竞争产生严重的威胁和损害。 为迅速恢复数据驱动型市场良性竞争状态,反垄断执法机构在个案中责令平台数据共享是数据垄断的最佳治理策略。但数据共享运行机制也存在着破坏个人信息保护、抑制市场创新、引发其他反竞争行为等潜在风险。为此,数据共享的适用还应秉持审慎态度坚持个案分析原则,合理权衡竞争、隐私保护和创新的关系,完善后续执法监督。

◆中小学教育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的特点及策略

本文首先阐述了预算绩效管理概念,其次分析了中小学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的特点,最后从管理理念、目标设置、评价程序、监管职能落实方面总结了中小学教育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存在的问题,探求相应的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策略,以期为中小学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参考思路。

◆“大数据杀熟”中的消费者维权困境与进路

大数据杀熟是数字经济领域内具有代表性的侵权行为之一。目前由于违法成本低、监管困难,加之巨大的商业利益诱惑,杀熟行为广泛存在于各类互联网平台。消费者权益虽受到严重侵害,但却面临诉讼成本高、举证困难、公益诉讼缺位与投诉机制效果不佳等诸多维权困境。亟需通过合理分配举证责任、降低诉讼成本、推行公益诉讼以及完善投诉运行机制等方式探寻维权进路,破解数据治理难题,切实有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关于加强医疗保险稽核工作的策略探讨

本文着重分析医保审计工作在现阶段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审计工作的对策。通过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健全稽查合作机制,促进定点医疗机构按标准进行检查等措施,既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条有效途径。

当好公平竞争审查的“定盘星”

安徽省滁州市市场监管局自成立以来,以公平竞争审查为抓手,坚持活力与秩序并举,发展与安全并重,全面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覆盖,为促进市场交易有序化、效率化、诚信化营造良好环境。

持续推进“双反”工作开展 健全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云南省楚雄州市场监管、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工作,围绕执行“两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两条例(《禁止传销条例》《直销管理条例》)、一细则” (《公平竞争审查实施条例》); 落实“两个领导小组办公室”(楚雄州打击传销协调领导小组、楚雄州公平竞争审查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职责,在努力健全维护统一开放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工作中主动作为、卓有成效。

◆一起投诉停车多收费案的调查处理始末

日前,江苏省江阴市市场监管局接到市民投诉,反映在市区某体育馆早锻炼停车时,被停车场多收停车费,认为停车场收费不合理、不合规,遂通过 12315 微信小程序进行投诉。执法人员就该市民反映的“停车场多收停收费”问题进行了现场调查。

◆平台企业反垄断的规制背景与内部治理策略研究

本文在梳理欧盟、美国及我国对平台企业反垄断规制背景的基础上,探讨对平台企业反垄断规制应遵循“强制监管、谨慎监管、事前预防”三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平台企业应建立内部竞争合规治理体系、强调管理者合规意识、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等应对策略,降低平台企业规制风险、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和保障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超级互联网平台扼杀式并购的反垄断规制

初创企业的成立与发展,给超级互联网平台带来了潜在的竞争威胁,为了维护市场竞争优势地位,超级互联网平台会采用扼杀式并购的手段,去消除初创平台的潜在竞争与创新可能性。基于系统化和规模化并购初创企业带来的累积效应,扼杀式并购对市场竞争秩序、行业创新、消费者权益等方面造成损害,对该行为进行反垄断规制已经成为共识。但由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单一、反竞争效果难以评估和证明、事后监管措施缺位等问题的存在,对扼杀式并购存在反垄断规制上的困境,需要结合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平台企业竞争的特点与扼杀式并购行为的特殊性,寻求路径优化措施。

◆互联网经济背景下反垄断法的适用研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其较低的成本实现了信息传递,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购商品或服务成为了新常态。但也随之出现了诸如大数据“杀熟”、“二选一”限定交易等问题。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反垄断立法、执法、司法适用问题进行研究,进而促进互联网更好发挥其助力经济发展的作用。

◆转售价格维持的反垄断研究

本文论及的“士卓曼案”作为经营者对下游经销商和零售商转售价格维持,并通过一系列强制性的措施,强化该纵向垄断协议执行。学界越来越意识到将转售价格维持置于垄断协议的分析框架内存在不妥,因为其同样可以充当滥用支配地位的手段。故以“士卓曼案”为例,对转售价格维持的分析路径进行研究。

◆侵害技术秘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

技术类行业为谋求更强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新型技术,保护技术秘密不泄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竞争形势下,以胁迫、利诱、不当使用以及盗窃等方式侵害技术秘密的违法现象频频出现,导致侵犯技术秘密的诉讼案件数量不断增加。在处理侵害技术秘密不正当竞争的案件中,主要难点在于举证难以及保密难,为切实维护技术秘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厘清诉讼当事人之间的举证责任并合理分配则显得尤为重要,当事人的举证程度直接影响侵犯技术秘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违法性的认定以及责任的承担。

◆欧洲碳价创历史新高对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启示

当前我国面临能源保供和转型发展双重压力,可借鉴欧洲经验,充分利用碳交易市场,通过推进能源供给质的转型来确保量的可持续增长。

◆柔性执法:免罚清单回应营商环境优化之需求

本文以新疆地区为例,提出应坚持过罚相当原则、比例原则与行政便宜原则,提高法律位阶,明确法律定位与拓宽适用面,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免罚清单制度,持续推进地区营商环境优化。

◆基于度电成本与开发潜能的风电项目投资经济性研究

本文以福建罗源湾风电场项目测试风速及项目投资成本数据为输入,通过 WERA 模型开展风电场的风能潜能研究,以此为前提,计算该风电场风机年产能、度电成本,为风电项目产能及度电成本计算提供方法,以支撑风电项目的可行性与经济性研究。

◆进口环节多缴的增值税能否请求损害赔偿

进口环节多缴纳增值税的原因,主要涵盖完税价格因素以及关税因素,具体包括错报贸易术语,海关审价程序,原产地证书误用,以及加征关税未申请排除。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进口增值税多缴,基于进口增值税价外税属性与绝对抵扣的功能,应认为进口货物收货人无权就多缴纳的进口增值税请求损害赔偿。此外,抵扣时限、损失范畴以及损益相抵等规则,也是否定进口货物收货人享有进口增值税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法律基础。

◆“互联网 3.0”时代网络洗钱犯罪的防控对策研究

“互联网 3.0”时代的网络洗钱,包括利用互联网支付系统洗钱,利用预付卡洗钱和利用虚拟货币洗钱等类型。基于新型网络洗钱犯罪本身具有匿名性,隐秘性,无国界性和即时性等特点,应当构建国际视野下的反洗钱犯罪的协同治理,进一步完善风险报告制度,加快变革计算机信息监控系统,形成法律、制度、技术三位一体的治理格局。